醫保局:逐步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
醫藥網9月20日訊 中國國家醫療保障局19日發布消息稱,為促進醫療事業發展進步,更好地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國家醫保局高度重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工作,將進一步滿足中國醫療衛生技術高速發展的需求,逐步建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合理確定與動態調整機制。
當前,在中國進行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被認為是醫改中“最難啃的硬骨頭”。2017年,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多地同步調整了醫療服務價格。
國家醫保局當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各省份上調價格的技術價值類醫療服務項目數量已過半。與“十二五”末相比,各省份診療類醫療服務價格漲幅為20%—;手術類醫療服務價格漲幅為40%—150%;護理類醫療服務價格漲幅為50%—200%;中醫醫療服務價格漲幅為20%—60%。
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進一步指導各地建立有利于優化價格結構、理順比價關系的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合理確定與動態調整機制,適時將條件成熟的新增項目納入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支持公立醫院提高醫療服務收入在醫院總收入中的比例。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把項目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2016年,中國國家發改委會同多個部門發出《關于印發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提出各地圍繞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統籌考慮取消藥品加成及當地政府補償政策,同步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重點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檢驗等價格,提高診療、手術、康復、護理、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在此基礎上,通過規范診療行為,降低藥品、耗材等費用騰出空間,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