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服務日益融入“一帶一路”國家醫療體系
醫藥網12月19日訊 記者18日從第三屆“一帶一路”中醫藥發展論壇了解到,中醫藥服務正融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醫療體系,成為沿線國家共享共建的衛生資源,中國同沿線國家中醫藥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中醫藥是古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內容。近年來,中醫藥日益融入現代醫藥體系,其價值在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得到認可。
“在泰國,很多人知道云南白藥,老百姓對中醫針灸非常感興趣。”泰國前副總理、泰中文化促進委員會主席披尼·扎祿頌巴當天在論壇上說。“新加坡重視中醫發展,在公立醫院有針灸康復治療服務。”在新加坡駐華大使呂德耀看來,在新加坡,中醫藥被廣泛接受,已成為該國衛生文化的組成部分。
在中醫藥國際合作專項支持下,我國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一批中醫藥海外中心,并在國內開展建設一批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相關領域雙向合作交流密切。
據中央民族大學副研究員李志勇介紹,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團隊到俄羅斯、波蘭等國家開展藥用資源調查,并進行藥用資源保護、開發和中藥化研究。中國工程院院士、藥代動力學專家劉昌孝介紹,中國與東盟專家在資源考察基礎上,歷時五年多,出版了《中國-東盟傳統藥物志》,收入中國和部分東盟國家傳統藥物350種。
既有“走出去”,也有“走進來”。云南省副省長李瑪琳說,每年到云南學習中醫藥的外國留學生有近800名,周邊國家到云南就醫的患者達到35萬人次,其中接受中醫藥服務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
國醫大師王琦認為,中醫藥走向“一帶一路”,在診療、科研、教育等多領域充滿合作機遇,同時需解決標準化、貿易壁壘、法律障礙等問題,要考慮不同國家文化背景和需求差異,以需求為導向開展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版權聲明】秉承互聯網開放、包容的精神,醫藥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注明來源醫藥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