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醫院信息化建設:目前還舍不得花錢
目前,我國民營醫院提供的總服務量已達到10%左右,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看病難”的問題,使老百姓看病可以多些選擇。當然,民營醫院所具有的獨特互補性,比如醫療美容、整形、婦產專科等也確實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看病“難”題。由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與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共同創編的《民營醫院藍皮書:中國民營醫院發展報告(2014)》研討會上,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莊一強分析了我國民營醫院在迅速發展的現狀,以及民營醫院的誠信問題、民營醫院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等。
民營醫院發展現狀
從數量來講,全國民營醫院數量已突破萬所,占所有醫院機構數的45%左右,這個數據看上去很美,但實際上民營醫院的床位數僅占總數的10%,也就是說民營醫院所占的45%的機構數只占10%的床位數,這樣可以看出實際上民營醫院占比還是比較低的。也就是說,雖然民營醫院迎來很多發展機遇,但是也受三大因素制約。“總體來說,民營醫院的發展主要有三方面制約因素:缺乏頂層設計、公信力有待提高、服務能力不高。”莊一強如是說。
目前的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和營利性民營醫院的投資主體定位還不是很清楚,還存在“兩者混淆、名不正言不順的情況”。“有些非營利性民營醫院還存在關聯交易、暗地分紅等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而且,目前存在“社會形象欠佳、缺乏長遠品牌戰略,言過其實的廣告和醫托兒……”種種現狀,不一一而論。莊一強指出,這些都是目前民營醫院現實存在的問題,令社會對民營醫院的印象欠佳。
要破解這些制約因素,他認為,應當界定營利和非營利民營醫院的區別,合理地調整公立醫院、營利性民營醫院、非營利性民營醫院的比例,并完善醫療慈善投資政策。
當然也有一些運行比較好的民營醫院,例如,武漢亞心醫院、廈門長庚醫院、東莞東華醫院,和睦家醫院等。
民營醫院的誠信建立 “莆田系”未來之路
民營醫院的誠信問題已經是長期存在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如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莊一強表示,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規,這樣從政府方面進行規范民營醫院的行為規范。第二要加強監管力度。這需要政府加大對民營醫院監管力度,遇到有問題的,就一定要把它揪出來。第三,應大力發動民間的監管力量。如果說政府的執法眼是有限的,那么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限的。政府只需要提供一個舉報投訴的網絡平臺,讓群眾有個平臺可以去舉報去訴訟。然后就是要建立實名舉報的獎勵制度。為什么會出現打假的海,那是因為“假一罰十”的刺激,我們民營醫院也可以做到。后就是建立集體訴訟,把因同家醫院受騙的群眾組織起來,集體去訴訟,這樣才會有效果,效果才會好。
而“莆田系”的存在,莊一強表示那是轉型期不幸的產物。為什么這么講,是因為讓一群不懂醫院不懂醫療的人去做醫院,還要以盈利為目的,終才會導致目前“莆田系”的存在。曾有百度的人士表示,有一半的醫療廣告競價收入都是由“莆田系”創造的,而可以說,大部分都是虛假的,是不真實的。而如今,“莆田系”也面臨著一個十字路口,是繼續堅持以前的“坑蒙拐騙”?還是“去偽存真”,走向“一條正式的辦醫之路”?而面對新“莆田系”和傳統“莆田系”,莊一強強烈表示“要把他們拿到陽光下來曬”。把他們透明化和公開化,才能真正幫助“莆田系”走向正途。
民營醫院的信息化建設
談到民營醫院信息化建設現狀的問題時,莊一強只說了“很差”。造成“很差”的原因是由民營醫院的性質決定的,它是由投資人出資建設的醫院,投資人關注的是投進去的錢是否可以轉化為更多的利益,而信息化對他們來說只是錦上添花。所以,這就導致了民營醫院信息化建設目前很差。但是莊一強也表示,信息化是必然的趨勢。就像是手機,十幾年前手機對于我們來說是品,而現在則是必需品。信息化也是同樣的道理,現在可能對民營醫院來說是品,但是未來幾年,必然成為必需品。而公立醫院現在已然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公立醫院對信息化建設的投資很大,從幾百萬到上千萬都有。而民營醫院舍不得花這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