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護理發展需加快腳步
手術傷口、造口如何護理?帶胃管、尿管的患者管道如何換藥?不少患者和家屬在出院時,都有類似擔憂。近日在京舉行的延續護理高層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呼吁,積極推廣延續護理,避免出院患者的康復治療出現脫節,避免感染、病情反復甚加重等情況發生。
延續護理可使多方受益
按照相關規定,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平均住院日要不超過9天,北京大醫院的平均住院日基本在7天以內,患者的后期康復不可能在醫院完成。但出院后,患者既缺乏專業人員的照顧,自身及家人又沒有專業護理知識和能力,可能導致前期治療效果大打折扣,甚陷入再次入院的惡性循環。
“我們常遇到患者出院不久,就因護理不周到而再次入院的情況,家屬大多感到很自責。”提到延續護理對于出院患者的重要性,北京某醫院護士黃悅悅深有感觸。
開展延續護理既是患者的需要,也是醫療機構的需要。中華護理學會副理事長張利巖表示,推廣延續護理為醫院降低平均住院日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秘書長羅冀蘭表示,推廣延續護理對于國家醫療資源合理利用也是好事。患者出院后如果有專業人員提供康復指導,如怎樣進行插管清洗、維護等,就不容易造成預后不良或二次傷害,有利于節約醫療資源。
護士上門缺乏政策支持
延續護理起源于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我國香港、臺灣地區目前發展較為成熟,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區將延續護理作為是否具備完善、高水準護理服務體系的重要標準之一。但北京市有調查顯示,近七成受訪出院患者的延續護理需求尚未得到滿足。
據了解,國內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已嘗試開展延續護理,有的醫院開設了延續護理門診或服務中心,但服務范圍和規模還很有限;社區醫療機構也苦于人力不足和專業水平有限,工作開展起來有心無力。
在國外,延續護理費用大多由醫療保險和社會福利來支撐,護士可自由執業,患者有需要可以請護士上門服務。但我國情況有所不同,護士多點執業等相關政策尚不明晰,護士以何種身份進入家庭服務還是敏感話題。
護理隊伍需多維度拓展
張利巖表示,延續護理使護理人員服務范圍向外拓展,能更充分地發揮護理人員的專業價值和專業作用;對于退休護士而言,還可延長其職業生涯。有專家提出,醫院、社區、社會組織和企業等多方要加強協作,共同推動延續護理的普及推廣。
“目前,我國護士隊伍缺口很大,難以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保證延續護理的持續性和深入性,要在充分發揮護士專業隊伍力量的同時,加強衛生護理員的培養。”羅冀蘭說,該協會受國家相關部門委托,正在開展衛生護理員培訓。
延續護理可使多方受益
按照相關規定,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平均住院日要不超過9天,北京大醫院的平均住院日基本在7天以內,患者的后期康復不可能在醫院完成。但出院后,患者既缺乏專業人員的照顧,自身及家人又沒有專業護理知識和能力,可能導致前期治療效果大打折扣,甚陷入再次入院的惡性循環。
“我們常遇到患者出院不久,就因護理不周到而再次入院的情況,家屬大多感到很自責。”提到延續護理對于出院患者的重要性,北京某醫院護士黃悅悅深有感觸。
開展延續護理既是患者的需要,也是醫療機構的需要。中華護理學會副理事長張利巖表示,推廣延續護理為醫院降低平均住院日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秘書長羅冀蘭表示,推廣延續護理對于國家醫療資源合理利用也是好事。患者出院后如果有專業人員提供康復指導,如怎樣進行插管清洗、維護等,就不容易造成預后不良或二次傷害,有利于節約醫療資源。
護士上門缺乏政策支持
延續護理起源于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我國香港、臺灣地區目前發展較為成熟,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區將延續護理作為是否具備完善、高水準護理服務體系的重要標準之一。但北京市有調查顯示,近七成受訪出院患者的延續護理需求尚未得到滿足。
據了解,國內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已嘗試開展延續護理,有的醫院開設了延續護理門診或服務中心,但服務范圍和規模還很有限;社區醫療機構也苦于人力不足和專業水平有限,工作開展起來有心無力。
在國外,延續護理費用大多由醫療保險和社會福利來支撐,護士可自由執業,患者有需要可以請護士上門服務。但我國情況有所不同,護士多點執業等相關政策尚不明晰,護士以何種身份進入家庭服務還是敏感話題。
護理隊伍需多維度拓展
張利巖表示,延續護理使護理人員服務范圍向外拓展,能更充分地發揮護理人員的專業價值和專業作用;對于退休護士而言,還可延長其職業生涯。有專家提出,醫院、社區、社會組織和企業等多方要加強協作,共同推動延續護理的普及推廣。
“目前,我國護士隊伍缺口很大,難以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保證延續護理的持續性和深入性,要在充分發揮護士專業隊伍力量的同時,加強衛生護理員的培養。”羅冀蘭說,該協會受國家相關部門委托,正在開展衛生護理員培訓。
下一個:眾志成城 攜手抵御重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