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養結合依托社區更適宜
中英兩國醫養結合論壇暨中英兩國醫養結合模式研究項目結題會3月30日在京舉行。項目研究結果顯示,借鑒英國經驗,立足我國現實國情,我國老年護理服務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路子更為適宜。
由國家衛生計生委醫院管理研究所承擔的中英兩國醫養結合模式研究項目自2015年7月啟動,通過文獻回顧和中英兩國實地調研開展對比分析研究。國家衛生計生委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助理馬麗平等專家介紹,目前國內有醫療與養老機構合作或延伸、融合發展、社會力量興辦等醫養結合模式,整體還處于起步,在發展中還面臨諸多問題。民政、衛生計生、人社等部門之間統籌結合還較欠缺;醫養結合服務標準、設施要求、業務范圍等都沒有具體規范;養老機構一床難求和床位閑置問題并存;長期護理保險基金籌資主要來源于基本醫保,缺乏可持續性;醫療護理人員短缺、專業化程度低;老年護理院經費少運營困難,護理床位補貼水平難以維持護理院持續發展;醫養結合監督評估體系不健全。
英國專家指出,醫養結合具有復雜性,應因地制宜。如,僅倫敦一地就有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的綜合護理服務、樞紐多學科團隊服務等模式。英國有較完善的醫療服務體系和籌資保障體系;注重初級衛生保健服務,加強對全科醫生的培養;老年護理服務立足于社區,提供整合性、連貫性醫療護理服務;醫療服務質量監管體系健全,實行全方位質量監管。
項目組建議,建立完善老年護理服務體系,規范服務內容和標準,加強對服務提供方的監管;持續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探索建立多層次、多機制、廣覆蓋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立國家統一的公立養老機構入住評估制度;加強人員培訓,提升基層老年護理服務能力。
上一個:“認理不認鬧”應成為共識
下一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將助推醫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