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山東省兩地均有大醫院取消“方便門診”。據悉,開設“方便門診”多是為了方便患者取藥、檢查,但隨著隱患逐漸顯露,多地大醫院紛紛取消了此項服務。(8月30日《工人日報》)
大醫院取消“方便門診”的理由是較充分的,除了考慮到安全因素外,更是為了適應當前醫改形勢。因為到“方便門診”開藥的,多是已經確診且病情穩定的患者,他們其實更應該到基層看病拿藥。大醫院仍然保留“方便門診”,就是在和基層醫院搶患者,只會讓“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可羅雀”的問題更加難以化解。
不少大醫院開設“方便門診”具有一定的歷史原因。對于擁擠不堪的門診而言,“方便門診”具有分流患者的作用,可減輕綜合門診和專科門診的壓力。更為直接的原因,是長期以來,很多慢性病治療用的藥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所缺乏的,即使已經確診且病情穩定的患者也不得不涌向大醫院開藥。
不過,取消“方便門診”不僅要看是否有必要,更要看是否已具備這樣做的條件,當條件還不具備時,即使再有必要,也應該謹慎而為,漸進式地推進。當前,分級診療模式尚未成型,一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不具備足夠的承接能力,基層的基本藥物目錄還沒有與大醫院統一,在此背景下取消“方便門診”,會給一些患者帶來諸多不便,大醫院“方便門診”開不了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又開不到想要的藥,這些患者只好去綜合門診或專家門診看病,不僅自己耗時費力,而且也會加劇其他患者的看病難題。
取消大醫院“方便門診”雖是大勢所趨,但前提是要有替代措施,比如統一基本藥物目錄,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擁有慢病患者所需的各種藥品,或者通過藥品的臨時配送,滿足患者在家門口開藥的愿望。此外,建立緊密的醫聯體也是一策,讓名醫和好藥能夠直達基層,大醫院的“方便門診”就會自然萎縮,到那時,即使請患者去大醫院看“方便門診”,他們也不會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