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貴州省遵義市,當大家談起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司指導、《健康報》社主辦的“中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平臺”,一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中醫師說,原來以為信息化離我們很遠,但用中國家醫簽約平臺開展簽約服務,就像我們中醫,具備“簡、便、廉、驗”的特點。
這位中醫師解釋道,簡是指因時制宜,選擇操作簡便的方式;便是因地制宜,隨地取材;廉是因人制宜,不浪費人力和物力;驗是效果好。
當前,各地著力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中國家醫簽約平臺正在用“簡、便、廉、驗”的方式,快速建立家庭醫生團隊與簽約居民的服務關系,使他們都有一個健康的好幫手。
■動畫片里的“隨意門”
在遵義市播州區泮水鎮衛生院,今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有了新手段。該院負責公共衛生工作的姚恩會拿出手機,點擊“中國家庭醫生服務平臺”的App,一個設計清新簡潔的服務界面出現在記者眼前。
姚恩會介紹,這個App就像動畫片里的“隨意門”,通過它不僅可以直接聯系到每位簽約居民,及時推送各類服務信息,也可以在手機上直接錄入簽約服務的相關信息,“一次錄入,直接保存,十分方便”。
泮水鎮總人口為41447人,去年衛生院門診量突破了30萬人次。“在基本醫療工作基礎上,要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除了盡可能發動村醫隊伍外,家庭醫生迫切需要服務的好幫手,從而解放和提高生產力。”姚恩會說,中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平臺App的推廣恰逢其時,借助這項工具,該衛生院今年在短短10天內就完成了21075人的簽約量,簽約率為50.85%。
在走村入戶簽約的過程中,該院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與村醫密切配合,通過宣傳讓村民了解App的下載途徑和使用方式。“村民依照指導下載App并完成注冊后,即可通過軟件實現與特定家庭醫生團隊的服務簽約,搭建起溝通渠道。”
泮水鎮遵金村衛生室村醫胡滿澤表示,隨著智能手機普及,村民對信息技術的接受能力也大為提高,“少數年紀較大或文化程度較低的簽約對象不會使用智能手機,中國家醫平臺提供了家人簽約服務功能,可以由家人替他們簽約和預約醫療服務”。
在遵金村,胡滿澤今年總共簽了1127名服務對象,其中873個人下載安裝了中國家庭醫生服務平臺App。這項成果馬上在現實中得到轉化。近期,一位60多歲的老人在家中突發肢體麻木、頭昏頭疼,其家人迅速通過手機App聯系上了胡滿澤,胡滿澤根據癥狀描述初步判斷為腦溢血,直接在手機App平臺上聯系了衛生院醫生,雙方共同決策將老人轉診到了播州區人民醫院治療。“與電話聯系不同,通過手機App聯系免去撥號過程,精準便捷;通過App平臺加載的簽約對象相關信息,家庭醫生也能更為迅速地做出初步判斷。”胡滿澤說,基于信息化的簽約服務模式,充分體現了“簡、便、廉、驗”的優勢,如傳統醫藥一樣能快速地被廣大居民接受。
■家醫履約責任感增強
據了解,為深入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遵義市播州區當前已組建了簽約團隊260個,明確了團隊職責分工及運作流程,并制定了一個依托“中國家醫網”(包括官方網站www.grdoc.org、醫生端App、居民端App、管理端App等)推進簽約服務落實的戰略。
播州區衛生計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要充分發揮信息系統對醫聯體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支撐作用,統籌推進醫聯體相關醫院管理、醫療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信息平臺建設,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連續記錄和信息共享,實現醫聯體內診療信息互聯互通。“依托‘中國家醫網’搭建家庭醫生與簽約居民的交流平臺,能夠形成一個緊密的工作網絡,為信息咨詢、互動交流、患者反饋、健康管理等提供便利,同時也可實現家庭醫生服務的全天候覆蓋。”
當前,播州區針對不同類型人群,設計完成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7個服務包,簽約服務包資金由服務對象付費10%、鄉鎮衛生院減免10%、其他費用由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新農合資金解決。截9月30日,該區已簽家醫協議222046人,完成一般人群的32.7%;重點人群337728人,已簽約217105人,簽約率為64%,已完成國家要求;貧困人口數63640人,簽約49437人,簽約率為77.68%。
“簽約之前,我先下載了手機App,線上簽約,有問題可以直接聯系醫生。”播州區居民周章利表示,如果簽約醫生沒有在手機App上回應就屬違約,履約的責任感肯定會增強。正是因為感受到簽約服務能夠落到實處,因此他和家人都愿意積極簽約。
“實踐證明,手機App為簽后履約提供了運行機制的保障,對激發簽約對象的積極性起到了關鍵作用。”泮水鎮衛生院副院長黃道亮表示,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工作辛苦、服務量大,簽約居民通過手機App進行藥事、醫療服務咨詢可以用文字進行,免去了手機通話的緊迫感,也能給簽約醫生更為寬松的工作環境。
■人在千里外 健康可隨行
遵義市衛生計生委表示,在該市播州區、新蒲新區開展的家醫平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試點工作,已經取得初步成效,計劃逐步在全市推廣。
目前,遵義市簽約服務覆蓋214.65萬人,簽約率38.08%。“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如何鞏固、擴大現有成果,需要更強有力的推進措施。”該市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簽約服務工作仍存在家庭醫生團隊人員嚴重不足、整體業務素質不高、宣傳力度不大、外出人員較多等方面的困難。
“解決這些難題,中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平臺App提供了一把金鑰匙。”該負責人總結,首先App就像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的秘書,可通過簡化服務流程、后臺數據支持等減少工作量;其次居民下載App、了解App使用途徑,能夠加深對簽約服務的了解和使用率;再次,一些外地打工人員可通過手機App了解家中老人的健康情況,實時和簽約醫生溝通,人在千里外卻可健康隨行。
數據顯示,在全國診療量中,大醫院提供了其中的40%,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了55%。“可以想象一下,大醫院像一棵棵參天大樹,基層就像大樹下面的林蔭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如何留住患者?靠的就是初診在基層。這就需要把基層橫向聯系起來產生合力,對患者產生黏性,讓患者留在基層。”專家指出,要做到這一點,除了提升自身服務能力外,利用信息化手段來破局也非常關鍵,而相關的基礎已經較為扎實。
據了解,目前全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共配備了1.34萬臺服務器、60.19萬臺電腦、26.65萬臺讀卡器、41.76萬臺打印機等設備。專家認為,基層衛生信息化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應放到醫療健康數據的互聯互通和“活學活用”上,中國家醫簽約平臺的移動App的應用適逢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