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堅持無償獻血16年的她患了急性白血病”的視頻在網傳,視頻關注了54歲來自湖南省懷化市的楊宏傅女士,從2001年起堅持無償獻血16年,如今卻身患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現狀。視頻中,楊女士躺在病床上卻仍然鼓勵年輕人無償獻血參與公益,不少網友表示深受感動。但是,網絡上也有一些聲音認為,楊女士的患病與她多次獻血的經歷有關,對此楊女士和專家都表示其中并不存在因果關系。(1月21日《北京青年報》)
用親身經歷來宣揚無償獻血,能夠給人以一種很強的“代入感”。楊宏傅通過網絡積極發聲,同樣科普價值,用這種形式宣揚無償獻血,與長期堅持獻血同樣可貴。
這段視頻有太多戳中淚點的地方,比如楊宏傅16年堅持獻血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她認為自己身體健康,可以通過獻血和捐獻骨髓幫助他人。每次走上獻血車,她都會感到由衷的快樂。她認為,幫助他人能讓自己高興,這是一種雙贏,也能激勵更多人效仿。
這位富有愛心的人突然患上重病,社會理應加倍給予她溫暖,一方面,要盡大能力去幫助她,即使疾病終不可戰勝,也決不能讓她留下遺憾。另一方面,希望有更多人主動參與獻血等公益活動,并從中獲得快樂與滿足。事實上,絕大多數看過這段視頻的人,都被她的事跡所感動,正面理解并回應了她的呼吁。
但遺憾的是,她的經歷也引發了一些雜音,不少人認為她患白血病與長期獻血存在某種關聯,以于不僅她得再發視頻來澄清,而且她女兒還要不斷向網友進行解釋,不斷地在知識分享平臺上闡明觀點。網友對獻血的誤解讓楊宏傅十分難受,因為這是對她長達16年獻愛心的一種否定,更可能對無償獻血事業造成不良影響,這是她極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從現有的科學研究結果來看,她長期堅持獻血和患上白血病之間并無因果關系,獻血并不會增加患白血病的風險,這在邏輯上不難理解。然而,這兩件事只要被放在一起,就極易讓人產生錯誤的聯想,再加上很多人看待事物全憑感覺,不愿意深入分析其內在邏輯,因此,這種雜音盡管毫無道理,但其不良影響仍不容低估。
錯誤的觀念、不必要的擔心等,是影響獻血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對此,許多長期堅持獻血的人理應像楊女士這樣積極發聲,用事實來消除錯誤觀點。但也要看到,以身示范也存在局限性,當長期獻血與白血病被一些人錯誤地聯想在一起時,醫學界和科普部門要做好針對性釋疑,通過科學知識普及來消除雜音,保護愛心免受傷害,不讓錯誤觀念對無償獻血造成不良影響。
|